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沿着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内(即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称为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坐骨神经行经途中附近结构病变侵犯了坐骨神经而引起的。例如常见的有外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妊娠后期膨大的子宫压迫、子宫和附件炎、臀部肌肉注射部位不恰当,把刺激性的药物注射至坐骨神经干而引起神经的化学性损伤。少数患者可因脊椎椎管内肿瘤,脊柱、 骶髂关节、髋关节的外伤、结核、炎症、肿痛而引起。以上叫做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另有少数患者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往往在受凉后或在潮湿的环境中久居而发病叫做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炎。
坐骨神经痛多发生于中年男子,以单侧较多。
(1)临床表现
原发性者常有受寒冷、潮湿的病史;继发性者可有腰椎扭伤史,或腰骶、骨盆关节及盆腔内疾患等。病侧下肢疼痛,由腰部、臀部开始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呈“针刺”、“刀割”、“触电”样持续疼痛,弯腰、咳嗽、喷嚏、大便时均可加重;病侧下肢微屈,或健侧卧位可减轻疼痛。痛久者下肢无力,肌肉松软,伴小腿或足部麻木感。
患者站立时常健侧着地用力,坐位时向健侧倾斜,患肢屈曲。直腿抬高时病例下肢疼痛(小于等于70度)。坐骨神经于走行处有压痛点。患腿肌张力降低,跟腱反射消失,或肌肉萎缩。病侧肌肤可有神经障碍、营养不良的其它表现。
(2)理化检查
腰穿:继发性者脑脊液蛋白增高,椎管梗阻。
X线检查:腰椎X片显示前凸消失,甚至后或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出现骨赘形成等。
(3)治疗
西医治疗
激素:泼尼松10mg或地塞米松1.5mg,每日3次口服,服药7-10天,疼痛缓解后逐渐减免停药。
止痛剂:阿斯匹林1.0克,或消炎痛25mg,每日3次口服。
B族维生素。
其它药物:地巴唑10mg,每日3次口服。
手术疗法:腰椎间盘突出者,可手术摘除。
中医治疗
小活络丹,每服l丸,日3次,温黄酒送服。
木瓜丸,每服6克,日2次。
针灸:取穴:大肠俞、肾俞、秩边、环跳、殷门、阳陵泉、承山、悬钟,用强或中等刺激,针感向患侧足部传导,可加艾灸。
其它疗法:患者下肢应保暖,可配合理疗、刺血疗法加拔罐、体育疗法、按摩疗法等。坐骨神经炎在病初的5-10天内疼痛最剧,6-8周后减轻并逐渐恢复正常。
(4)护理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睡硬板床、注意保暖。鼓励进食。保持皮肤清洁。细致观察病情,协助医生发现原发病。
(5)预防
避免腰椎间盘突出。及时控制体内炎症,减少寒冷,潮湿等诱因,提高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