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称为“情感性精神病”,是以情感的病理性高涨和低落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病。它兼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两种主要表现,可在同一病人身上间歇交替反复发作,也可以一种状态为主反复发作,间歇期往往正常。
本病病因未明。家族中常有同类精神病人,提示本病有明显遗传倾向。生化研究显示本病可能有中枢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代谢紊乱。
(1)临床表现及分期
基本症状是情感障碍,分为躁狂和抑郁两期,其特点是情感、思维、动作三方面常是互相协调的。
躁狂期突出的症状是强烈而持久的喜悦和兴奋,病人眉飞色舞,谈笑风生,戏谑识谐,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以致周围的人们也能受其“感染”而感到轻松愉快。如稍不如意,也可能大吵大闹,暴跳如雷。情感高涨常导致自我估价过高,病人夸耀自己有过人的体力、学问和才干。思维活动非常迅速,观察周围事物极为敏锐,言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常随环境中的事物和字音、词义而变换话题,病人自觉“脑子变得特别聪明”,“舌头和思想在赛跑”。虽口唇干裂,仍说个不停,并可写出许多书信文字。动作极为增多,指手划脚,一刻不停,整天忙忙碌碌,每个动作虽有一定目的,但往往受外界影响而变化,常常有始无终,惹是生非,影响四邻,甚至会产生破坏行为。严重时,因过度兴奋,忙得顾不上进食,体力消耗,病人可在短期内明显消瘦。
抑郁期症状与躁狂期恰巧相反,病人情绪明显低落,终日愁眉苦脸,垂头丧气,自责自卑,常独坐一隅,暗自饮泣。这种抑郁常有晨重夜轻的特点。自我估价极低,如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十恶不赦。抑郁严重时常有生不如死的厌世观,可乘人不备时发生自杀行为。有些病人在抑郁时可伴发幻听、被害和关系妄想。思维多迟钝,言语减少,数问才有一答。动作抑制程度不一,有些病人呆滞少动,独坐一角或整天卧床,日常生活要人督促。另有一些病人反而表现激动不安,痛哭悲号。抑郁期内,病人多有失眠,尤多早醒,各种躯体症状也增多,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多汗、心悸、便秘、性欲减退。女病人常有闭经。
(2)治疗
按躁狂与抑郁的不同表现,给予不同的处理。
①躁狂症 对单一躁狂发作或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者,碳酸锂治疗有良好效果。据说此药还能使以后的发作减少或停止。但此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张力增高、抽搐、意识模糊乃至昏迷等不良反应,有效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所以应在住院条件下使用。氯丙嗪、氟哌啶醇也有很好的抗躁狂作用。如缺乏上述药物,可采用针刺疗法或给予清热泻火、重镇安神的中药。
②抑郁症 最重要的是严防病人自杀,医务人员和家属应密切观察病情,深入了解病人的思想活动。抑郁严重时应时刻有人陪伴。抗抑郁药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这些药物也有不少副作用,如口干、心跳、视力模糊、便秘、皮疹、失眠、直立性虚脱等,所以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消极自杀念头特别严重的病人,应不失时机地给予电休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