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缘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1)临床表现
发病前局部皮肤往往先有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伴有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亦可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皮损表现为局部潮红、继则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粟粒到黄豆大小的丘疹,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发亮,周围有红晕。各群水疱间皮肤正常。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愈后有暂时性淡红色或色素沉着。
皮损常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一般不超过中线。以胸部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分布区为多见。偶可累及眼和口腔粘膜。患部附近淋巴结常肿大。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一般年老者较年青者明显。部分患者当皮损完全消退后,可留有后遗神经痛,并持续数月或更久。全病程为2-4周,愈后极少复发。
由于机体免疫状态的不同,临床上常有不典型表现,轻者有无疹型,顿挫性或不全性带状疱疹;重者有大疱性,出血性、坏疽性带状疱疹及泛发性带状疱疹。
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明显者需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心绞痛,急性阑尾炎等鉴别。
(2)治疗
止痛可给予各种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等,还可以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维生素E。抗病毒药可用阿糖腺苷(15mg/Kg/日),无环鸟苷(5mg/Kg/日)静脉滴注。或干扰素应用。老年患者在无严重并发症或禁忌症及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早期(发病头5-7天)短疗程(3周)应用小剂量强的松,以减轻神经根的损伤,避免神经痛后遗症。
病情严重者,还可采用转移因子、球蛋白制剂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另外,物理疗法如音频电疗及氦氖激光照射等均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