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俗名“冷热病”、“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疟蚊传播,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1)临床表现
一般潜伏期为14天左右,三日疟潜伏期为28天,恶性疟潜伏期为10天。病人大多突起发冷、畏寒、发抖、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组脉搏快而有力。发冷停止后,继以高热,面色潮红、头痛、全身酸痛、口渴、皮肤干热。接着就是全身大汗,体温骤然下降至正常,除感疲劳外,患者顿觉轻松。如此症状可反复周期性发作。间日症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症发作不规则。卵形疟发作与间日症类似,但病情较轻,复发率低。大量疟原虫集中内脏可引起重型疟疾,发生在脑部就有剧烈头痛,精神错乱、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称为脑型疟疾,多为恶性疟引起,亦可由间日疟引起。
疟疾反复发作后脾脏明显肿大,可有压痛,慢性患者脾质变硬。肝脏常同时肿大并有轻度压痛。
(2)实验室检查
血涂片查疟原虫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
血象
单核细胞常增高。白细胞总数一般正常。红细胞和血红蛋在疟疾多次发作过程中呈进行性降低。
(3)治疗
西医治疗
①控制临床发作,杀灭裂殖体的药物有阿的平、喹啉、氯喹、环氯胍和黄胺类药物等。喹啉0.48克,日3次,连服4天。双磷酸氯喹首剂1克,第2、3天各0.75克。
②控制复发,中断传播的药物有伯氨喹啉等,成人每日1次,每次22.5mg,连服8天。但伯氨喹啉不能与阿的平同服。我国新研制的抗疟药磷酸咯萘啶针剂和青蒿素,杀红细胞内裂殖体作用显著,与氯喹无交叉耐药性,疗效优于氯喹,副作用小。
③对症处理
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多饮水。如有呕吐、腹泻者可适当补液。
中医治疗
中医治则宜清热解表、辛温达邪。亦可用青蒿15-30克,水煎分2、3次服,连服3天。
常山、草果、知母、贝母各10克,水煎,在发作前1小时服.愈后再服一剂。
针灸,第1组穴位为大椎、陶道、间使,策2组为内关、足三里、曲池。两组穴位选一组两侧交替施针,于发作前2小时针刺,轻刺激,留针10-15分钟。病重者每日施针2次。
(4)护理
发作期间,患者应卧床休息,寒战时应保暖,高热时可予物理降温。出汗后应立即更换衣被。注意皮肤和口腔卫生。饮食应为流质或半流质。室内应彻底灭蚊。
(5)预防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子。在疟区,定期开展群众性服药治疗(采用氯喹和伯氨喹啉联合疗法)是迅速控制疟疾的主要技术措施。保护易感者,避免蚊虫叮咬。